35岁女子煮粥爱放1物,医生:吃一次等于熬7次夜,血糖或“上蹿下跳”-微动态
家住江苏的沈女士,今年35岁,最近她经常感觉身体疲劳、眼睛模糊不清。因此,她到医院详细检查了身体,而检查结果,却让沈女士吓了一跳。
原来,沈女士检查出血糖值有15.3mmol/L之高,可上一次体检时,她的血糖还只有6.7mmol/L。随后,医生了解了沈女士最近的饮食、生活情况,发现她血糖升高是和最近常喝的“粥”有关。
【资料图】
据沈女士说,最近正好是红薯上市的时候,家里亲戚也给自己送了好些红薯,所以自己煮粥的时候会放一些。
35岁女子煮粥爱放1物,医生:吃一次等于熬7次夜,血糖或“上蹿下跳”
医生表示:患有糖尿病的沈女士,血糖水平很容易出现波动,还经常喝放了“红薯”的粥,血糖只会升高的更快,比熬夜还要危险。
因为,白粥的碳水含量为9.58g/100g,红薯的碳水含量29.5g/100g,两者共同熬煮后,其碳水含量还会继续升高。而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,会被迅速吸收利用,转化为葡萄糖,导致血液内糖类物质增加,引起血糖波动。
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》中建议提出,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碳水含量,应占总能量的50%~60%(相当于200~300克),而喝一碗红薯粥最少能摄入117.3~156.4克碳水化合物(中等型号的碗300~400克),大概占据了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碳水量的1/2。
另外,这2类食物,糖尿病患者最好也少碰
1、过咸的食物
日常生活中,糖尿病患者也要少吃盐分重的食物。因为,盐分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,容易导致身体发胖,提高胰岛素抵抗,诱发高血压、糖尿病肾部疾病等。
2、油腻的食物
正常来说,饮食过于油腻的人,体重增长得也比较快,容易影响胰岛素分泌。如果本身血糖水平就高,会更容易引起血糖波动,导致血糖升高。所以,糖尿病患者要少吃。
医生:日常生活中坚持做这2事,或能控制血糖,呵护胰岛
1、补充降糖营养物
若想血糖水平更加平稳,日常生活中就要减少热量、糖分的摄入,可以借助【本卡维素】来调节血糖,它是由多种本草植物桑叶、牛蒡根、决明子、人参、葛根等研制而成的,活性高,利于平稳血糖。
研究证实,牛蒡根中的菊糖成分,能促进血糖调节,加快血液中糖类的分解,还能提高身体的碳水耐受量,抑制血糖升高;葛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,能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,减轻胰岛素抵抗,帮助改善胰岛。
此外,【本卡维素】中还加入了桑叶、人参、决明子等植物成分,能促进糖原分解,强化血糖控制,帮助降低因血糖过高引发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概率。
血糖高的人或者是血糖水平不稳的人,日常可多嚼2粒【本卡维素】,有利于调节血糖,减少并发症的出现。
2、增加活动量
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增加运动量,坚持运动,这样能提高身体的代谢,增强基础代谢率,促使糖类物质分解。运动时,建议选择慢跑、跳绳、爬山、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,能更利于平稳血糖。
参考文献:
【1】朱赓伯.《食物营养与糖尿病之一 糖类(碳水化合物)与糖尿病》.家庭医学.2006
标签: 上蹿下跳